“智护临床·创新同行”医养创新转化大赛暨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科首届科技成果转化交流会成功举办

发布者:护理研究中心发布时间:2025-07-19浏览次数:10


2025718日下午,由天行平台、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江苏省宏观经济学会生命健康产业专委会主办,江苏收放科技创新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智护临床·创新同行”医养创新转化大赛暨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科首届科技成果转化交流会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夏有兵,南京市鼓楼高新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吴素琴,鼓楼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陈亚蕾,天行(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院长许勤,康达学院院长张鸿来,江苏诺法律师事务所主任樊国民,SOFUN医学创新转化中心首席专家吕然博,金雨茂物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总监孙海顺,南京银岛科创投资有限公司董事谢雯,以及学校附属医院、30家健康产业界专家代表、天行(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SPRING创新团队成员及研究生等参加会议。交流会由第一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李方主持。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夏有兵在致辞中指出,在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护理科技创新是驱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他强调,护理创新要聚焦临床一线最真实、最迫切的痛点,积极探索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前沿技术为传统护理注入智慧新动能,实现护理服务模式优化重构和价值创造方式革新。

许勤院长在“护理学科创新与临床转化痛点突破“主题报告中,深度阐释护理学科创新转化要立足构建“院校-企业-医院”生态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服务患者的利器。许院长分享了学院依托“STAR星火计划”培育创新人才,孵化30余项国省级创新创业奖项的做法,期待护理学科借力产业平台实现科技成果转化,让科研回归患者福祉。

本次科技成果转化交流会紧扣 “临床需求-技术破局-产业转化”主线,自5月启动以来,共收到来自11家附属医院的55项创新项目申报。经专家严格评审,遴选出八个兼具临床价值与转化潜力的项目晋级路演阶段,涵盖智能医疗设备研发、临床护理操作器具设计、慢病管理平台开发等方向。路演评审团由产、学、研多领域专家组成。八个项目负责人分别汇报了项目研发思路及转化需求,现场答辩了聚焦量产成本、转化模式等问题。

在专家点评阶段,李方主任表示,所有参赛项目均扎根临床痛点,“智护临床”正从愿景走向现实,交流会的举办既旨在提升患者康复质量,也在赋能护理人创新思维成长。樊国民教授对临床护理人员基于临床痛点的创新实践表示高度认可,本次参赛项目亮点包括真需求导向、跨界融合突破和转化思维创新,同时他强调补充临床循证数据和探索支付模式创新的重要性,并呼吁产业界助力项目后期转化。

经过激烈角逐,第一附属医院汤婷团队以“基于压力监测的输液港自动封堵创新技术”斩获一等奖;附属苏州医院、天行(中国)一站式服务平台、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的项目分获二等奖;附属无锡人民医院、附属泰州人民医院、第三附属医院和南京明基医院的项目夺得三等奖,第一附属医院等8家单位获颁“优秀组织奖”,许勤院长等评审专家为获奖团队颁发奖状和奖杯。

本次科技成果转化交流会旨在构建“知识产权保护-成果转化支持-加速市场落地”全链条转化路径,倡导从创意萌芽期思考到科技成果创新探索,再到精准匹配企业需求提供支持,从而为护理科技成果铺设从临床端到市场端的服务通路,让临床智慧真正转化为惠及民生的医养新质生产力。

文:顾肖、单恩芳

图:组委会

审核:李现文、许勤